論詩三十首·其六
論詩三十首·其六。金朝。元好問。 心畫心聲總失真,文章寧復見為人。高情千古閑居賦,爭信安仁拜路塵!
[金朝]:元好問
心畫心聲總失真,文章寧復見為人。
高情千古閑居賦,爭信安仁拜路塵!
心畫心聲總失真,文章甯複見為人。
高情千古閑居賦,爭信安仁拜路塵!
這首絕句通過評論西晉太康詩人潘岳批評、嘲諷潘岳做人做詩的二重性格。元好問從詩寫真情出發(fā),鄙視詩寫假話,言不由衷的作品。潘岳的作品描繪自己淡于利祿,忘懷功名,情志高潔,曾經(jīng)名重一時,傳誦千古。但是他的實際為人,卻是躁求榮利,趨炎附勢,鉆營利祿,諂媚權(quán)貴的無恥小人。因此元好問認為,揚雄說的“心畫心聲”,以文識人是不可靠的,會“失真”,即言不真誠,言行不一的問題。識人,不能只觀其文,還要看是否言行一致,心口如一。
所謂“言為心聲”、“文如其人”,不能絕對化,因為人的思想感情是復雜的、充滿矛盾、發(fā)展變化的,有時也會出現(xiàn)假象。這樣就要善于分析復雜的矛盾現(xiàn)象,善于識別假象,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。詩歌史上詩與人不統(tǒng)一的現(xiàn)象不獨潘岳,元好問的針砭是深刻的。
唐代·元好問的簡介
元好問,字裕之,號遺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,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;七歲能詩,十四歲從學郝天挺,六載而業(yè)成;興定五年(1221)進士,不就選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學宏詞科,授儒林郎,充國史院編修,歷鎮(zhèn)平、南陽、內(nèi)鄉(xiāng)縣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詔入都,除尚書省掾、左司都事,轉(zhuǎn)員外郎;金亡不仕,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;工詩文,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;詩詞風格沉郁,并多傷時感事之作。其《論詩》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;作有《遺山集》又名《遺山先生文集》,編有《中州集》。
...〔
? 元好問的詩(549篇) 〕
清代:
姚燮
秦塵起關朔,西挾太行走。排風入東界,齊魯遍蒼狗。
高天掛木葉,白日墮星斗。奔車陷低穴,驚馬折其首。
秦塵起關朔,西挾太行走。排風入東界,齊魯遍蒼狗。
高天掛木葉,白日墮星鬥。奔車陷低穴,驚馬折其首。
:
汪石青
龍鸞百隊會蟠桃,冷看熙來攘往勞。座上有時吹合雅,人間何處吊離騷。
投壺未必諸天笑,銜石終看一念牢。妙手不辭稍點綴,居然忘鏡又忘刀。
龍鸞百隊會蟠桃,冷看熙來攘往勞。座上有時吹合雅,人間何處吊離騷。
投壺未必諸天笑,銜石終看一念牢。妙手不辭稍點綴,居然忘鏡又忘刀。
近代:
伯昏子
萬罪一身何穢污,知君恩恕信能涂。窮途當哭君皆顧,潦倒窮途誰若吾。
萬罪一身何穢污,知君恩恕信能塗。窮途當哭君皆顧,潦倒窮途誰若吾。
清代:
沈溎
山徑崔嵬不易行,扶搖直上午風輕。鞏關西望河千里,一抹煙云絕頂生。
山徑崔嵬不易行,扶搖直上午風輕。鞏關西望河千裡,一抹煙雲(yún)絕頂生。
兩漢:
佚名
全似丹青揾染成。更將何物斗輕盈。雪因舞態(tài)羞頻下,云為歌聲不忍行。
螺髻小,鳳鞋輕。天邊斗柄又斜橫。水晶庭柱琉璃帳,客去同誰看月明。
全似丹青揾染成。更將何物鬥輕盈。雪因舞態(tài)羞頻下,雲(yún)為歌聲不忍行。
螺髻小,鳳鞋輕。天邊鬥柄又斜橫。水晶庭柱琉璃帳,客去同誰看月明。
宋代:
姚勉
謝卻君恩入寒塵,宮花從此不能春。
丹青恨毛延壽,婁敬先為作俑人。
謝卻君恩入寒塵,宮花從此不能春。
丹青恨毛延壽,婁敬先為作俑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