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董承旨野莊圖
題董承旨野莊圖。宋代。張伯淳。 古人志道義,但覺利祿輕。朝市亦足隱,何必求郊坰。論心不論跡,乃稱人物評。董公廊廟器,一門富簪纓。石張漢世冑,崔郭唐家聲。筆下翻波瀾,胸中韜甲兵。黃閣政柄舉,烏臺公道行。征謀與治法,和氣與威棱。隨施無不宜,因物以賦形。詞林日月閒,班高地望清。公馀掃俗軌,窗草階苔青。樓臺雖無地,詩禮勝金籯。田園雖荒薄,松菊還欣榮。有詩論國事,膽張目增明。使公遁江湖,秉心亦朝廷。所志真在隱,非必身歸耕。野莊視綠野,他年定齊名。
[宋代]:張伯淳
古人志道義,但覺利祿輕。朝市亦足隱,何必求郊坰。
論心不論跡,乃稱人物評。董公廊廟器,一門富簪纓。
石張漢世冑,崔郭唐家聲。筆下翻波瀾,胸中韜甲兵。
黃閣政柄舉,烏臺公道行。征謀與治法,和氣與威棱。
隨施無不宜,因物以賦形。詞林日月閒,班高地望清。
公馀掃俗軌,窗草階苔青。樓臺雖無地,詩禮勝金籯。
田園雖荒薄,松菊還欣榮。有詩論國事,膽張目增明。
使公遁江湖,秉心亦朝廷。所志真在隱,非必身歸耕。
野莊視綠野,他年定齊名。
古人志道義,但覺利祿輕。朝市亦足隱,何必求郊坰。
論心不論跡,乃稱人物評。董公廊廟器,一門富簪纓。
石張漢世冑,崔郭唐家聲。筆下翻波瀾,胸中韜甲兵。
黃閣政柄舉,烏臺公道行。征謀與治法,和氣與威棱。
隨施無不宜,因物以賦形。詞林日月閒,班高地望清。
公馀掃俗軌,窗草階苔青。樓臺雖無地,詩禮勝金籯。
田園雖荒薄,松菊還欣榮。有詩論國事,膽張目增明。
使公遁江湖,秉心亦朝廷。所志真在隱,非必身歸耕。
野莊視綠野,他年定齊名。
唐代·張伯淳的簡介
張伯淳(1242—1302),字師道,號養蒙,崇德(今浙江桐鄉)人。祖父張汝昌,官至迪功郎,與石門酒官張子修為鄰,兩家并有池館園林之勝,號東西園,結社觴詠,時稱東西二張。父張琥,南宋嘉定十三年(1220)進士,累官朝議大夫、崇德開國男。與趙孟頫為中表,人物相望。張伯淳9歲舉童子科,以父蔭銓迪功郎、淮陰尉,改揚州司戶參軍。
...〔
? 張伯淳的詩(78篇) 〕
清代:
陶在銘
粗官濫吹易三年,回首春風入境天。芳草一畦黃犢雨,晴波干頃白鷗煙。
清時桴鼓聲都歇,野老衣冠望若仙。不信南朝金粉地,桑麻雞犬獨翛然。
粗官濫吹易三年,回首春風入境天。芳草一畦黃犢雨,晴波幹頃白鷗煙。
清時桴鼓聲都歇,野老衣冠望若仙。不信南朝金粉地,桑麻雞犬獨翛然。
宋代:
章楶
楩楠百尺馀,排列拱檐際。畏日自成陰,隆冬寧滅翠。
虛曠得寂理,懶僻恣濃睡。誰知官府中,獲此沖漠味。
楩楠百尺馀,排列拱檐際。畏日自成陰,隆冬甯滅翠。
虛曠得寂理,懶僻恣濃睡。誰知官府中,獲此沖漠味。
:
何絳
何處風光最可憐,四鄰凋謝變桑田。重牽匹馬吟紅葉,可惜雪花鋪白氈。
壇上古松疑度世,渡頭芳草憶前年。幽居寂寞無人入,落日深山哭杜鵑。
何處風光最可憐,四鄰凋謝變桑田。重牽匹馬吟紅葉,可惜雪花鋪白氈。
壇上古松疑度世,渡頭芳草憶前年。幽居寂寞無人入,落日深山哭杜鵑。
清代:
周貽繁
徵輪靜。西風勁。一杯清醑澆愁興。離懷弱。香衾薄。
有何紛擾,為誰驚覺。柝。柝。柝。
徵輪靜。西風勁。一杯清醑澆愁興。離懷弱。香衾薄。
有何紛擾,為誰驚覺。柝。柝。柝。
明代:
鄭真
風云浩渺泛靈槎,三徑歸來菊有花。疏廣宅東天入海,龍且城外水囊沙。
賓筵且復成娛樂,帝闕終須拜寵嘉。好語黌宮劉博士,休將簡策問生涯。
風雲浩渺泛靈槎,三徑歸來菊有花。疏廣宅東天入海,龍且城外水囊沙。
賓筵且複成娛樂,帝闕終須拜寵嘉。好語黌宮劉博士,休將簡策問生涯。
宋代:
戴表元
硯山山下小於菟,文彩斕斑今亦無。
一塢亂云濃似漆,春風吹夢過西湖。
硯山山下小於菟,文彩斕斑今亦無。
一塢亂雲濃似漆,春風吹夢過西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