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景修宗博示試院書事二章次其韻 其二
沈景修宗博示試院書事二章次其韻 其二。宋代。沈與求。 探簾山鳥一聲幽,斗覺晴光爛不收。好夢已尋江上去,清篇更許坐中投。欣逢阮籍開青眼,肯學(xué)虞卿賦白頭。聞道月波春色滿,好攜行客住行舟。
[宋代]:沈與求
探簾山鳥一聲幽,斗覺晴光爛不收。好夢已尋江上去,清篇更許坐中投。
欣逢阮籍開青眼,肯學(xué)虞卿賦白頭。聞道月波春色滿,好攜行客住行舟。
探簾山鳥一聲幽,鬥覺晴光爛不收。好夢已尋江上去,清篇更許坐中投。
欣逢阮籍開青眼,肯學(xué)虞卿賦白頭。聞道月波春色滿,好攜行客住行舟。
唐代·沈與求的簡介
沈與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號龜溪,湖州德清(今屬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進(jìn)士。歷官明州通判、監(jiān)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書兼權(quán)翰林學(xué)士兼侍讀,荊湖南路安撫使、鎮(zhèn)江知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、吏部尚書、參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樞密院事。著有《龜溪集》。
...〔
? 沈與求的詩(236篇) 〕
近代:
劉咸滎
何處桃源可問津,我生應(yīng)嘆不逢辰。八年風(fēng)雨搖中國,一席冠裳奪外人。
民滴殘膏猶有淚,天沉殺氣久無春。葩經(jīng)讀罷鬩墻句,四顧茫茫一愴神。
何處桃源可問津,我生應(yīng)歎不逢辰。八年風(fēng)雨搖中國,一席冠裳奪外人。
民滴殘膏猶有淚,天沉殺氣久無春。葩經(jīng)讀罷鬩牆句,四顧茫茫一愴神。
明代:
龔敩
西浙澄波浸五湖,平江王氣壓三吳。故家禮樂新文運(yùn),澤國山河舊霸圖。
昭代賢才誇奕世,中州清淑出名都。云高北海翻鵬翼,塵滿南陽識鳳雛。
西浙澄波浸五湖,平江王氣壓三吳。故家禮樂新文運(yùn),澤國山河舊霸圖。
昭代賢才誇奕世,中州清淑出名都。雲(yún)高北海翻鵬翼,塵滿南陽識鳳雛。
清代:
毛奇齡
西施歌館舊城東。畫棟朱欄映碧空。花絮陰陰趁晚風(fēng)。
翠重重。石上胭脂墮雨紅。
西施歌館舊城東。畫棟朱欄映碧空。花絮陰陰趁晚風(fēng)。
翠重重。石上胭脂墮雨紅。
:
董紀(jì)
扁舟暮抵闔閭城,愁聽傍人話戰(zhàn)爭。龍井水光相蕩潏,虎丘山色自陰晴。
野花原是吳宮草,甲馬曾來越國兵。西子不歸臺亦廢,空留江月照人明。
扁舟暮抵闔閭城,愁聽傍人話戰(zhàn)爭。龍井水光相蕩潏,虎丘山色自陰晴。
野花原是吳宮草,甲馬曾來越國兵。西子不歸臺亦廢,空留江月照人明。
清代:
陸蓉佩
闌干曲曲。探南枝信早,占到春足。弄影姍姍,偶點(diǎn)輕紅,橫斜那更妝束。
空山雪滿添寥寂,倩紙帳、輕籠低覆。只此間、合住清華,耐冷傍儂茅屋。
闌幹曲曲。探南枝信早,占到春足。弄影姍姍,偶點(diǎn)輕紅,橫斜那更妝束。
空山雪滿添寥寂,倩紙帳、輕籠低覆。隻此間、合住清華,耐冷傍儂茅屋。
清代:
奕繪
磊落幽懷,寫向白云深處。天上神仙,詎鐘情如許。
靈犀一點(diǎn),化作鳳鸞交舞。人間那有恁般兒女。
磊落幽懷,寫向白雲(yún)深處。天上神仙,詎鐘情如許。
靈犀一點(diǎn),化作鳳鸞交舞。人間那有恁般兒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