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江仙 九日,舟泊安慶城下,晚歇臨江水驛
臨江仙 九日,舟泊安慶城下,晚歇臨江水驛。元代。吳澄。 景佳甚,與徐道川方復齊況肩吾方清之驛亭草酌。子文京侍以殊鄉又逢秋晚分韻,得殊字,賦臨江仙去歲家山重九日,西風短帽蕭疏。如今景物幾曾殊。舒州城下月,未覺此身孤。勝友二三成草草,只憐有酒無茱。江涵萬象碧霄虛。客星何處是,光彩近辰居。
[元代]:吳澄
景佳甚,與徐道川方復齊況肩吾方清之驛亭草酌。子文京侍以殊鄉又逢秋晚分韻,得殊字,賦臨江仙去歲家山重九日,西風短帽蕭疏。如今景物幾曾殊。舒州城下月,未覺此身孤。勝友二三成草草,只憐有酒無茱。江涵萬象碧霄虛。客星何處是,光彩近辰居。
景佳甚,與徐道川方複齊況肩吾方清之驛亭草酌。子文京侍以殊鄉又逢秋晚分韻,得殊字,賦臨江仙去歲家山重九日,西風短帽蕭疏。如今景物幾曾殊。舒州城下月,未覺此身孤。勝友二三成草草,隻憐有酒無茱。江涵萬象碧霄虛。客星何處是,光彩近辰居。
唐代·吳澄的簡介
吳澄,字幼清,晚字伯清,學者稱草廬先生,撫州崇仁(今江西崇仁縣)人。平生著作有《吳文正集》100卷、《易纂言》10卷、《禮記纂言》36卷、《易纂言外翼》8卷、《書纂言》4卷、《儀禮逸經傳》2卷、《春秋纂言》12卷、《孝經定本》1卷、《道德真經注》4卷等并行于世。吳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他與當世經學大師許衡齊名,并稱為“北許南吳”,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...〔
? 吳澄的詩(99篇) 〕
元代:
許衡
雨水添新漲,陂湖沒舊痕。人迷堤口路,船上樹頭村。
歲事知前誤,秋耕未可論。誰憐徭役外,天亦吝深恩。
雨水添新漲,陂湖沒舊痕。人迷堤口路,船上樹頭村。
歲事知前誤,秋耕未可論。誰憐徭役外,天亦吝深恩。
兩漢:
佚名
鼎湖龍遠,九祭畢嘉觴。遙望白云鄉。簫笳凄咽離天闕,千仗儼成行。圣神昭穆盛重光。寶室萬年藏。皇心追慕思無極,孝饗奉烝嘗。
鼎湖龍遠,九祭畢嘉觴。遙望白雲鄉。簫笳凄咽離天闕,千仗儼成行。聖神昭穆盛重光。寶室萬年藏。皇心追慕思無極,孝饗奉烝嘗。
近代:
朱青長
戲挽鴻濛訪赤松,瑤池車駕幾人從。迷途具茨悲前馬,沸鼎殘羹欲豢龍。
貝闕漸深云叆叇,天衣璀璨玉丁東。塵堆已隔方壺遠,怕問蓬山第二峰。
戲挽鴻濛訪赤松,瑤池車駕幾人從。迷途具茨悲前馬,沸鼎殘羹欲豢龍。
貝闕漸深雲叆叇,天衣璀璨玉丁東。塵堆已隔方壺遠,怕問蓬山第二峰。
清代:
王家樞
疊嶂南環水繞東,危亭兀立草蒙叢。茱萸未插登臨后,籬菊何存感慨中。
從古只聞強項貴,而今偏解折腰工。先生五斗非能浼,氣運難回典午終。
疊嶂南環水繞東,危亭兀立草蒙叢。茱萸未插登臨後,籬菊何存感慨中。
從古隻聞強項貴,而今偏解折腰工。先生五鬥非能浼,氣運難回典午終。
:
史鑒
去湖三里近,種竹萬竿馀。徑轉通幽處,朋來問索居。
散金時買畫,補屋為藏書。千古王摩詰,輞川應不如。
去湖三裡近,種竹萬竿馀。徑轉通幽處,朋來問索居。
散金時買畫,補屋為藏書。千古王摩詰,輞川應不如。
清代:
吳重憙
誰釀跳梁,使弱息、都罹浩劫。早已分、死人香里,長埋枯骨。
白刃截開兒女淚,紅閨濺盡英雄血。痛女貞、一木本難支,甘摧折。
誰釀跳梁,使弱息、都罹浩劫。早已分、死人香裡,長埋枯骨。
白刃截開兒女淚,紅閨濺盡英雄血。痛女貞、一木本難支,甘摧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