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歌詩
挽歌詩。明代。祝允明。 清晨出閶門,丹旗何飛翻。問之路傍人,新鬼即幽墳。翹望旗中題,知吾夙所敦。昨朝華屋間,啞啞相笑言。日月略流轉,幽明已異門。昔時強仁義,茲辰聲益尊。屬徒送自返,婦子亦一喧。君獨長甘眠,不知悲與欣。由茲壽無垠,萬秋如一昏。零霜殺宵草,繞山游微魂。游魂不復貴,所慰行節存。
[明代]:祝允明
清晨出閶門,丹旗何飛翻。問之路傍人,新鬼即幽墳。
翹望旗中題,知吾夙所敦。昨朝華屋間,啞啞相笑言。
日月略流轉,幽明已異門。昔時強仁義,茲辰聲益尊。
屬徒送自返,婦子亦一喧。君獨長甘眠,不知悲與欣。
由茲壽無垠,萬秋如一昏。零霜殺宵草,繞山游微魂。
游魂不復貴,所慰行節存。
清晨出閶門,丹旗何飛翻。問之路傍人,新鬼即幽墳。
翹望旗中題,知吾夙所敦。昨朝華屋間,啞啞相笑言。
日月略流轉,幽明已異門。昔時強仁義,茲辰聲益尊。
屬徒送自返,婦子亦一喧。君獨長甘眠,不知悲與欣。
由茲壽無垠,萬秋如一昏。零霜殺宵草,繞山遊微魂。
遊魂不複貴,所慰行節存。
唐代·祝允明的簡介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號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漢族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他家學淵源,能詩文,工書法,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,流傳有“唐伯虎的畫,祝枝山的字”之說。祝枝山所書寫的“六體書詩賦卷”、“草書杜甫詩卷”、“古詩十九首”、“草書唐人詩卷”及“草書詩翰卷”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。并與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禎卿齊名,明歷稱其為“吳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,情性相投,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。
...〔
? 祝允明的詩(444篇) 〕
宋代:
王稱
兩山夾飛流,曲折始東走。排空殷崩雷,出峽去愈驟。
商人數畏津,漁子駭奔溜。回瀾乍窺淵,迸瀨亂泄竇。
兩山夾飛流,曲折始東走。排空殷崩雷,出峽去愈驟。
商人數畏津,漁子駭奔溜。回瀾乍窺淵,迸瀨亂洩竇。
明代:
邵寶
春殘才作探春行,古寺尋僧懶問名。近海景多頻立馬,對花情劇更聞鶯。
鏡湖敢乞君分賜,寶地偏教佛主盟。卻憶江南如畫里,萬峰青接水邊城。
春殘才作探春行,古寺尋僧懶問名。近海景多頻立馬,對花情劇更聞鶯。
鏡湖敢乞君分賜,寶地偏教佛主盟。卻憶江南如畫裡,萬峰青接水邊城。
明代:
王廷相
省垣梧竹抱幽虛,吏散蕭然似隱居。風冷池亭猶岸幘,日斜窗幾有攤書。
身依明主忻難遇,官佐戎機愧自疏。有美東曹稱獨步,腐儒何幸接簪裾。
省垣梧竹抱幽虛,吏散蕭然似隱居。風冷池亭猶岸幘,日斜窗幾有攤書。
身依明主忻難遇,官佐戎機愧自疏。有美東曹稱獨步,腐儒何幸接簪裾。
宋代:
孔平仲
臲卼扁舟抱寒水,逍遙野客坐孤蓬。一天星月清吟外,萬里江山極望中。
遁跡未能離草莽,機心唯欲破羌戎。此心未遂難為語,負劍長吁氣滿空。
臲卼扁舟抱寒水,逍遙野客坐孤蓬。一天星月清吟外,萬裡江山極望中。
遁跡未能離草莽,機心唯欲破羌戎。此心未遂難為語,負劍長籲氣滿空。
明代:
釋函是
潦倒一枝筇,逍遙十里松。偶逢犢鼻叟,同聽石溪鐘。
驟雨不出谷,晴云隱亂峰。忽然殘照起,猶見金芙蓉。
潦倒一枝筇,逍遙十裡松。偶逢犢鼻叟,同聽石溪鐘。
驟雨不出谷,晴雲隱亂峰。忽然殘照起,猶見金芙蓉。
:
胡漢民
南面書城傲百王。保民耆壽在文章。飛來仙蝶又稱觴。
閑向名山尋鮑葛,笑夸年少喚潘張。年年松鶴好商量。
南面書城傲百王。保民耆壽在文章。飛來仙蝶又稱觴。
閑向名山尋鮑葛,笑誇年少喚潘張。年年松鶴好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