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云寺
碧云寺。明代。李攀龍。 飛塔標龍藏,長橋掛虎溪。五王開壯麗,二梵樹菩提。凈土黃金布,香臺碧漢齊。經過初地變,徙倚上方迷。杖底籠清磬,崖間散御題。屢疑窮紺宇,復道出丹梯。天樂蓬萊近,祗林日月低。水流僧舍下,云起佛堂西。深愧雕蟲技,難同怖鴿棲。慈燈懸廣劫,處處得摩尼。
[明代]:李攀龍
飛塔標龍藏,長橋掛虎溪。五王開壯麗,二梵樹菩提。
凈土黃金布,香臺碧漢齊。經過初地變,徙倚上方迷。
杖底籠清磬,崖間散御題。屢疑窮紺宇,復道出丹梯。
天樂蓬萊近,祗林日月低。水流僧舍下,云起佛堂西。
深愧雕蟲技,難同怖鴿棲。慈燈懸廣劫,處處得摩尼。
飛塔標龍藏,長橋掛虎溪。五王開壯麗,二梵樹菩提。
淨土黃金布,香臺碧漢齊。經過初地變,徙倚上方迷。
杖底籠清磬,崖間散禦題。屢疑窮紺宇,複道出丹梯。
天樂蓬萊近,祗林日月低。水流僧舍下,雲起佛堂西。
深愧雕蟲技,難同怖鴿棲。慈燈懸廣劫,處處得摩尼。
唐代·李攀龍的簡介
李攀龍(1514—1570)字于鱗,號滄溟,漢族,歷城(今山東濟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學家。繼“前七子”之后,與謝榛、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,為“后七子”的領袖人物,被尊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壇20余年,其影響及于清初。
...〔
? 李攀龍的詩(882篇) 〕
清代:
莊棫
紅暈脂痕,照出水、新妝靚。幽情共、綠云低映。一曲西洲,誰采取、亭亭影。
人靜。對西風、凌波自省。水佩風裳,偏又報、涼秋信。
紅暈脂痕,照出水、新妝靚。幽情共、綠雲低映。一曲西洲,誰采取、亭亭影。
人靜。對西風、淩波自省。水佩風裳,偏又報、涼秋信。
清代:
金應澍
字字披肝意倍親,開緘尚喜墨痕新。深規后輩謀偏遠,勉紹先型志好伸。
千古功名猶易得,一家孝友最難真。渭陽忽憶平津館,宅相還欣有替人。
字字披肝意倍親,開緘尚喜墨痕新。深規後輩謀偏遠,勉紹先型志好伸。
千古功名猶易得,一家孝友最難真。渭陽忽憶平津館,宅相還欣有替人。
清代:
李宗渭
司勛去已久,零落野人家。一夜杜陵雨,滿村山杏花。
鬢絲天共老,歸思客長嗟。蹋草行吟遍,樊川春日斜。
司勳去已久,零落野人家。一夜杜陵雨,滿村山杏花。
鬢絲天共老,歸思客長嗟。蹋草行吟遍,樊川春日斜。
明代:
張羽
郭門南面似襄州,野樹寒山對倚樓。
公子城空無食客,霸王宅外有荒丘。
郭門南面似襄州,野樹寒山對倚樓。
公子城空無食客,霸王宅外有荒丘。
明代:
盧龍云
文武聲華并起予,翩翩麗藻照茅居。不緣凈土能持法,那得叢林見異書。
文武聲華并起予,翩翩麗藻照茅居。不緣淨土能持法,那得叢林見異書。
:
潘樂樂
一榻昏昏睡起遲,去來如夢至今疑。才回江海千重浪,又對風云百變棋。
何處清寧堪著我,此生流轉為哦詩。故人莫問升沉事,地僻花深臥不知。
一榻昏昏睡起遲,去來如夢至今疑。才回江海千重浪,又對風雲百變棋。
何處清甯堪著我,此生流轉為哦詩。故人莫問升沉事,地僻花深臥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