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石齋太傅致仕還蜀 其一
送石齋太傅致仕還蜀 其一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春風歸馬擁都城,爭羨賢哉太傅行。吾道正從占出處,斯人端不負平生。云移玉壘堪支笏,水落瞿塘便濯纓。落日啼猿夔府道,定依南斗望神京。
[明代]:文徵明
春風歸馬擁都城,爭羨賢哉太傅行。吾道正從占出處,斯人端不負平生。
云移玉壘堪支笏,水落瞿塘便濯纓。落日啼猿夔府道,定依南斗望神京。
春風歸馬擁都城,爭羨賢哉太傅行。吾道正從占出處,斯人端不負平生。
雲移玉壘堪支笏,水落瞿塘便濯纓。落日啼猿夔府道,定依南鬥望神京。
唐代·文徵明的簡介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歲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號“衡山居士”,世稱“文衡山”,漢族,長州(今江蘇蘇州)人。明代著名畫家、書法家、文學家。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,詩、文、書、畫無一不精,人稱是“四絕”的全才。與沈周共創“吳派”,與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稱“明四家”(“吳門四家”)。詩宗白居易、蘇軾,文受業于吳寬,學書于李應禎,學畫于沈周。在詩文上,與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禎卿 并稱“吳中四才子”。在畫史上與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稱“吳門四家”。
...〔
? 文徵明的詩(506篇) 〕
明代:
林大春
五岳年來夢已虛,憑君猶自憶匡廬。歸途倘過東林社,好寄淵明一紙書。
五嶽年來夢已虛,憑君猶自憶匡廬。歸途倘過東林社,好寄淵明一紙書。
宋代:
蔡伸
金鋪半掩銀瞻滿。個人應恨歸來晚。軋軋櫓聲遲。那知心已飛。迎門一笑粲。嬌困橫波慢。偎倚綠窗前。今宵人月圓。
金鋪半掩銀瞻滿。個人應恨歸來晚。軋軋櫓聲遲。那知心已飛。迎門一笑粲。嬌困橫波慢。偎倚綠窗前。今宵人月圓。
唐代:
周曇
伊商胡越尚同圖,管蔡如何有異謨。
不念祖宗危社稷,強于仁圣遣行誅。
伊商胡越尚同圖,管蔡如何有異謨。
不念祖宗危社稷,強于仁聖遣行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