壺中天慢
壺中天慢。宋代。曾覿。 素飚漾碧,看天衢穩送、一輪明月。翠水瀛壺人不到,比似世間秋別。玉手瑤笙,一時同色,小按霓裳疊。天津橋上,有人偷記新闋。當日誰幻銀橋,阿瞞兒戲,一笑成癡絕。肯信群仙高宴處,移下水晶宮闕。云海塵清,山河影滿,桂冷吹香雪。何勞玉斧,金甌千古無缺。
[宋代]:曾覿
素飚漾碧,看天衢穩送、一輪明月。翠水瀛壺人不到,比似世間秋別。玉手瑤笙,一時同色,小按霓裳疊。天津橋上,有人偷記新闋。
當日誰幻銀橋,阿瞞兒戲,一笑成癡絕。肯信群仙高宴處,移下水晶宮闕。云海塵清,山河影滿,桂冷吹香雪。何勞玉斧,金甌千古無缺。
素飚漾碧,看天衢穩送、一輪明月。翠水瀛壺人不到,比似世間秋別。玉手瑤笙,一時同色,小按霓裳疊。天津橋上,有人偷記新闋。
當日誰幻銀橋,阿瞞兒戲,一笑成癡絕。肯信群仙高宴處,移下水晶宮闕。雲海塵清,山河影滿,桂冷吹香雪。何勞玉斧,金甌千古無缺。
唐代·曾覿的簡介
曾覿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純甫,汴京(今河南開封)人。紹興中,為建王內知客。孝宗受禪,以潛邸舊人,授權知閣門事。淳熙初,除開府儀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觀使。趨奉宮廷,詞多應制之作。其詞語言婉麗,風格柔媚。代表作為《阮郎歸》、《水調歌頭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風波》(長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兒媚》、《憶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歸》一詞為最著名。
...〔
? 曾覿的詩(112篇) 〕
唐代:
白居易
珊瑚鞭亸馬踟躕,引手低蛾索一盂。腰為逆風成弱柳,
面因沖冷作凝酥。銀篦穩篸烏羅帽,花襜宜乘叱撥駒。
雪里君看何所似,王昭君妹寫真圖。
珊瑚鞭亸馬踟躕,引手低蛾索一盂。腰為逆風成弱柳,
面因沖冷作凝酥。銀篦穩篸烏羅帽,花襜宜乘叱撥駒。
雪裡君看何所似,王昭君妹寫真圖。
宋代:
周紫芝
柳邊池閣。晚來卷地東風惡。人生不解頻行樂。昨日花開,今日風吹落。
楊花卻似人飄泊。春云更似人情薄。如今始信從前錯。
柳邊池閣。晚來卷地東風惡。人生不解頻行樂。昨日花開,今日風吹落。
楊花卻似人飄泊。春雲更似人情薄。如今始信從前錯。
明代:
湛若水
多年不見宜山子,到我來時作別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風浪各方天。
可堪插翅隨鳧翥,不盡揮弦送鳳騫。北斗瞻依意何極,貫城應在五云邊。
多年不見宜山子,到我來時作別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風浪各方天。
可堪插翅隨鳧翥,不盡揮弦送鳳騫。北鬥瞻依意何極,貫城應在五雲邊。
:
孫應時
芹泮青燈夜,山亭皂蓋春。重更雙使節,總為兩淮民。
德意人人浹,工夫事事新。帝城車馬外,才此寄經綸。
芹泮青燈夜,山亭皂蓋春。重更雙使節,總為兩淮民。
德意人人浹,工夫事事新。帝城車馬外,才此寄經綸。
兩漢:
佚名
梅蕊破初寒,春來何太早。輕傅粉、向人先笑。比并年時較些少。愁底事,十分清瘦了。影靜野塘空,香寒霜月曉。風韻減、酒醒花老。可殺多情要人道。疏竹外、一枝斜更好。
梅蕊破初寒,春來何太早。輕傅粉、向人先笑。比并年時較些少。愁底事,十分清瘦了。影靜野塘空,香寒霜月曉。風韻減、酒醒花老。可殺多情要人道。疏竹外、一枝斜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