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
水調歌頭。宋代。曾覿。 圖畫上麟閣,莫使鬢先秋。壯年豪氣,無奈黯黯陣云浮。常記青油幕下,一矢聊城飛去,談笑靜邊頭。勛業出無意,非為快恩仇。卷龍韜,隨鳳詔,與時謀。朱幡皂蓋南下,聊試海山州。邂逅故人相見,俯仰浮生今古,螻蟻共王侯。萬事偶然耳,風月恣嬉游。
[宋代]:曾覿
圖畫上麟閣,莫使鬢先秋。壯年豪氣,無奈黯黯陣云浮。常記青油幕下,一矢聊城飛去,談笑靜邊頭。勛業出無意,非為快恩仇。
卷龍韜,隨鳳詔,與時謀。朱幡皂蓋南下,聊試海山州。邂逅故人相見,俯仰浮生今古,螻蟻共王侯。萬事偶然耳,風月恣嬉游。
圖畫上麟閣,莫使鬢先秋。壯年豪氣,無奈黯黯陣雲浮。常記青油幕下,一矢聊城飛去,談笑靜邊頭。勳業出無意,非為快恩仇。
卷龍韜,隨鳳詔,與時謀。朱幡皂蓋南下,聊試海山州。邂逅故人相見,俯仰浮生今古,螻蟻共王侯。萬事偶然耳,風月恣嬉遊。
唐代·曾覿的簡介
曾覿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純甫,汴京(今河南開封)人。紹興中,為建王內知客。孝宗受禪,以潛邸舊人,授權知閣門事。淳熙初,除開府儀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觀使。趨奉宮廷,詞多應制之作。其詞語言婉麗,風格柔媚。代表作為《阮郎歸》、《水調歌頭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風波》(長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兒媚》、《憶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歸》一詞為最著名。
...〔
? 曾覿的詩(112篇) 〕
:
傅子馀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歷歷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曆曆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明代:
王叔承
試問烏程第一篘,醉仙翻作酒家羞。
三千年上探星海,未必黃河是濁流。
試問烏程第一篘,醉仙翻作酒家羞。
三千年上探星海,未必黃河是濁流。
唐代:
王建
五女誓終養,貞孝內自持。兔絲自縈紆,不上青松枝。
晨昏在親傍,閑則讀書詩。自得圣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五女誓終養,貞孝內自持。兔絲自縈紆,不上青松枝。
晨昏在親傍,閑則讀書詩。自得聖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近代:
袁榮法
四合烽煙,更無閒地悲離黍。舊家池館閉東風,嗚咽淮流語。
海上紅桑萬畝。駕樓臺、珠塵繡霧。吟壺一粟。戢影繁華,崚扃門戶。
四合烽煙,更無閒地悲離黍。舊家池館閉東風,嗚咽淮流語。
海上紅桑萬畝。駕樓臺、珠塵繡霧。吟壺一粟。戢影繁華,崚扃門戶。
:
弘歷
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
風勢雄偏爽,云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
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
風勢雄偏爽,雲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
宋代:
董嗣杲
疊疊蒼巒別是天,往來即是地行仙。
撥云峰底落紅雨,冷翠谷中浮紫煙。
疊疊蒼巒別是天,往來即是地行仙。
撥雲峰底落紅雨,冷翠谷中浮紫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