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樸樹歌
古樸樹歌。明代。張羽。 山前古木不知年,婆娑黛色上參天。霜柯反足斗龍虎,偃蓋倒影鳴蜩蟬。綠葉參差有生意,中間孔穴萃蟲蟻。上枝杳杳橫蒼云,下根落落穿厚地。樹傍古廟祀土神,人來酹酒澆樹根。但愿神靈長血食,樹木與人終古存。村中老人長孫子,自言此樹多年紀。憶作兒童上樹時,今見根柯已如此。曾經喪亂見太平,幾遇斧斤還不死。山僧愛此來誅茅,盤郁蒼翠當檐拗。待余六月攜床至,臥聽南風鳴海濤。
[明代]:張羽
山前古木不知年,婆娑黛色上參天。
霜柯反足斗龍虎,偃蓋倒影鳴蜩蟬。
綠葉參差有生意,中間孔穴萃蟲蟻。
上枝杳杳橫蒼云,下根落落穿厚地。
樹傍古廟祀土神,人來酹酒澆樹根。
但愿神靈長血食,樹木與人終古存。
村中老人長孫子,自言此樹多年紀。
憶作兒童上樹時,今見根柯已如此。
曾經喪亂見太平,幾遇斧斤還不死。
山僧愛此來誅茅,盤郁蒼翠當檐拗。
待余六月攜床至,臥聽南風鳴海濤。
山前古木不知年,婆娑黛色上參天。
霜柯反足鬥龍虎,偃蓋倒影鳴蜩蟬。
綠葉參差有生意,中間孔穴萃蟲蟻。
上枝杳杳橫蒼雲,下根落落穿厚地。
樹傍古廟祀土神,人來酹酒澆樹根。
但願神靈長血食,樹木與人終古存。
村中老人長孫子,自言此樹多年紀。
憶作兒童上樹時,今見根柯已如此。
曾經喪亂見太平,幾遇斧斤還不死。
山僧愛此來誅茅,盤郁蒼翠當檐拗。
待餘六月攜床至,臥聽南風鳴海濤。
唐代·張羽的簡介
張羽(1333-1385)元末明初文人。字來儀,更字附鳳,號靜居,潯陽(今江西九江)人,后移居吳興(今浙江湖州),與高啟、楊基、徐賁稱為“吳中四杰”,又與高啟、王行、徐賁等十人,人稱“北郭十才子”,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。官至太常丞,山水宗法米氏父子,詩作筆力雄放俊逸。張羽好著述,文辭精潔典雅,詩詠深思冶煉,樸實含華。書法纖婉有異趣,仿佛謝莊月賦。隸書效法韓擇木、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,雖未精極,卻能離俗而入于雅。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,筆力蒼秀,品在方從義上。
...〔
? 張羽的詩(341篇) 〕
明代:
黎民表
招搖有桂樹,結根南海湄。蒙蘢度霜霰,皎潔常不移。
以茲孤直性,貢之白玉墀。春風被蘭茝,榮耀同一時。
招搖有桂樹,結根南海湄。蒙蘢度霜霰,皎潔常不移。
以茲孤直性,貢之白玉墀。春風被蘭茝,榮耀同一時。
明代:
薛始亨
銀漢迢迢大火流,蘭橈弭節攬中洲。遠書未寄逢征雁,暮杵初鳴對素鷗。
舞影每孤鳷鵲鏡,琴心空敝鹔鹴裘。卿卿不慣如泥醉,離夢風吹上翠樓。
銀漢迢迢大火流,蘭橈弭節攬中洲。遠書未寄逢征雁,暮杵初鳴對素鷗。
舞影每孤鳷鵲鏡,琴心空敝鹔鹴裘。卿卿不慣如泥醉,離夢風吹上翠樓。
:
鄭惠真
琵琶撥盡昭君泣,蘆葉吹殘蔡琰啼。
歸見林逋煩說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琵琶撥盡昭君泣,蘆葉吹殘蔡琰啼。
歸見林逋煩說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唐代:
孟郊
地上春色生,眼前詩彩明。手攜片寶月,言是高僧名。
溪轉萬曲心,水流千里聲。飛鳴向誰去,江鴻弟與兄。
地上春色生,眼前詩彩明。手攜片寶月,言是高僧名。
溪轉萬曲心,水流千裡聲。飛鳴向誰去,江鴻弟與兄。
:
陳振家
孤根懸繞托巖屏,寸土得生真福庭。未敢恃才輕命數,豈將俗理詰蒼冥。
溪山久處有清氣,人事多爭損性靈。自落天涯無掛礙,吟魂欲共遠峰青。
孤根懸繞托巖屏,寸土得生真福庭。未敢恃才輕命數,豈將俗理詰蒼冥。
溪山久處有清氣,人事多爭損性靈。自落天涯無掛礙,吟魂欲共遠峰青。
明代:
唐順之
傳魁之世久知名,君作師儒更有聲。巳道江東桃李遍,春風還被魯諸生。
傳魁之世久知名,君作師儒更有聲。巳道江東桃李遍,春風還被魯諸生。